T/HNSBSXH 01-2025 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2.12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0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技术规范》(T/HNSBSXH 01-2025)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标准框架
- 归口单位:海南省博士协会
- 提出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
- 适用范围:农业科学数据的在线分析挖掘全流程管理、技术实现与测试要求。
二、核心内容
1. 数据管理
- 数据领域:覆盖作物科学、动物科学、渔业、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等12个农业细分领域。
- 数据格式:支持文本、数值、图像、视频等格式。
- 数据大小:单个文件上限 100GB。
- 数据描述:需包含名称、类型、来源、创建/更新时间、版本等元数据。
- 数据管控:支持上传、下载、修改、删除操作,符合YD/T 3762-2020标准。
2. 算子组件管理
- 类别
- 通用型: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 专业型:作物育种、耕地测评、农业绿色发展等场景专用。
- 格式:Python代码、JSON/XML配置文件、TensorFlow/PyTorch模型文件、Markdown/PDF文档。
- 大小限制:单个算子组件不超过 1GB。
- 描述要求:需提供元数据(名称、版本、作者)、标签、功能摘要及使用说明。
- 封装方式:通过Python、C++等引擎封装。
- 管控功能:支持导入、下载、修改、删除。
3. 分析挖掘流程
- 在线引擎:需嵌入Python等编译器,支持API或Web界面调用。
- 算子组件分析:
- 加载数据 → 2. 调用算子 → 3. 执行运算 → 4. 返回结果。
- 场景分析:
- 场景类型:作物育种、耕地评价、农业绿色发展等。
- 流程:构建算子流水线(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预测)→运行流程→输出结果。
4. 平台能力测试要求
| 测试项目 | 测试内容 | 预期结果 |
|---|---|---|
| 数据管理(7.1) | 多格式数据的上传、下载、修改、删除 | 操作成功且数据完整 |
| 算子组件管理(7.2) | 代码/模型/配置文件的上传、下载、修改、删除 | 算子组件可正常调用 |
5. 核心能力测试标准
- 通用型算子(8.1):调用→加载数据→运行→反馈结果,要求成功执行。
- 专业型算子(8.2):同上,针对农业专业场景验证功能性。
6. 平台性能测试方法
| 测试项目 | 验证目标 | 测试步骤 | 预期结果 |
|---|---|---|---|
| 执行速度(9.1) | 算子运行效率 | 多次执行记录时间 | 速度快且无异常 |
| 准确率(9.2) | 计算结果精度 | 对比预期结果计算准确率 | 结果精准无偏差 |
| 鲁棒性(9.3) | 稳定性(速度+准确率) | 连续运行5次,记录速率和结果一致性 | 速率波动小、结果一致 |
7. 安全管理
- 数据加密:传输时需使用行业标准加密协议(如TLS)。
- 权限管理:基于最小权限原则分配用户访问权限,强制身份认证。
- 审计管理:记录用户操作日志(登录IP、操作内容、时间等)。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主要引用:
- YD/T 3762-2020(大数据挖掘平台技术要求)
- DB37/T 3431-2018(农业大数据标准体系)
- GB/T 1.1-2020(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
四、核心特点
- 场景驱动:针对性定义农业专业算子(如育种、耕地评价),强化行业适配性。
- 全流程管控:覆盖数据→算子→分析→结果输出的完整链条。
- 严格性能验证:通过速度、准确率、鲁棒性三重测试保障平台可靠性。
- 安全合规:采用加密、权限分级、操作审计满足数据安全要求。
此标准为农业科学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提供了技术框架和实施指南,推动农业科研数据的标准化挖掘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