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686-2025 直接饲喂微生物和发酵制品类饲料添加剂生产菌株 细菌菌种鉴定 分子生物学方法
- 文件大小:345.76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4686-2025 主要内容总结
1. 标准适用范围
- 针对直接饲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如活菌制剂)和发酵制品类饲料添加剂(如氨基酸、酶制剂等)的生产菌株。
 - 提供两种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鉴定法:适用于已批准或拟申报的菌种鉴定,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与近缘模式菌株比对。
 - 基因序列鉴定法:适用于附录A所列菌种(如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基于16S rRNA、gyrB、pheS等基因序列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GB/T 8170(数值修约)、GB 19489(实验室安全)、GB/T 27403(质量控制)、GB/T 37874(核酸提取)等标准,确保实验合规性。
 
3. 关键术语与定义
- 直接饲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直接添加到饲料或动物体内的活微生物。
 - 发酵制品类饲料添加剂:微生物代谢产物经加工制成的添加剂。
 - 测序深度:基因组中单个核苷酸被检测的次数(≥50×为合格)。
 - 叠连群(Contig):测序后组装的无缺失DNA片段,要求数量≤500个。
 
4. 试剂与仪器
- 试剂: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PCR扩增试剂、特异性引物(如16S rRNA引物27F/1492R)、阳性对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CICC 10498T、嗜酸乳杆菌CICC 6096T)。
 - 仪器:高通量测序仪、PCR仪、核酸电泳设备、生物安全柜等,需符合GB 19489安全标准。
 
5. ANI鉴定法流程
- DNA提取与质控:提取菌株基因组DNA,确保纯度、浓度符合要求。
 - 全基因组测序:使用二代或三代测序技术,获得框架图或完成图,质控标准:	
- 测序深度≥50×
 - Contig数量≤500个
 - 基因组总长度与近缘种差异≤20%
 
 - ANI分析:	
- 通过16S rRNA初步筛选近缘种(相似性>98.65%)。
 - 下载近缘模式菌株基因组,计算ANI值。
 
 - 结果判定:	
- ANI>96%:鉴定为同种。
 - ANI<95%:非已知种。
 - 95%~96%:需结合表型或数字DNA杂交验证。
 
 
6. 基因序列鉴定法流程
- 16S rRNA基因分析:	
- PCR扩增约1500 bp片段,电泳确认。
 - 测序后与数据库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
 - 相似性>98.65%且位于同一分支判定为同种。
 
 - 辅助基因分析(gyrB/pheS):	
- 当16S rRNA无法鉴定时,扩增gyrB(约1200 bp)或pheS(约450 bp)。
 - 相似性>97%且系统发育一致判定为同种。
 
 - 适用菌种:附录A分类列出:	
- 仅需16S rRNA:凝结魏茨曼氏菌、动物双歧杆菌等。
 - 需16S+gyrB:枯草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等。
 - 需16S+pheS:干酪乳酪杆菌、嗜热链球菌等。
 
 
7. 结果报告要求
- ANI法:报告菌种拉丁学名、全基因组数据、近缘种ANI值。
 - 基因法:报告基因序列、相似性及系统发育树,无法鉴定时说明相似性范围。
 
8. 附录与参考文献
- 附录A:明确列出21种可通过基因序列法鉴定的菌种及所需基因组合。
 - 参考文献:包括EFSA关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要求,确保方法与国际接轨。
 
9. 质量控制
- 实验需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设置阳性/阴性对照。
 - PCR扩增需电泳验证,测序数据需经软件校对。
 - 系统发育树自举值≥1000次,确保分析可靠性。
 
10. 创新点与意义
- 首次整合ANI法与多基因序列分析,提升菌种鉴定准确性。
 - 明确测序质控标准(如Contig数量、基因组长度差异),确保数据可靠性。
 - 分类指导不同菌种的鉴定策略,兼顾效率与成本,适用于饲料添加剂行业监管与生产质量控制。
 
该标准为我国饲料微生物菌种鉴定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标准化方法,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保障添加剂安全性与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