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666-2025 犬发情鉴定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301.1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犬发情鉴定技术规程总结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母犬发情鉴定的技术流程,适用于犬只繁殖管理、兽医诊疗及科研领域,通过综合外阴检查与阴道细胞学分析,精准判断母犬发情周期阶段。
2. 术语定义
- 发情(Estrus):母犬性成熟后表现的周期性性活动现象。
- 发情鉴定:通过生理指标评估母犬发情状态及阶段。
- 无核角质化上皮细胞百分比(P):阴道涂片中无核角质化细胞占上皮细胞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P=nN×100%P = /frac{n}{N} /times 100/%P=Nn×100%,保留两位小数。
3. 鉴定前准备
- 场所:安静、防滑、清洁的环境。
- 犬只状态:自由活动并排空大小便。
- 仪器耗材:消毒的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瑞氏-姬姆萨染液、乳胶手套、棉签等。
4. 鉴定程序
4.1 问询
- 基本信息:品种、年龄、体重、繁殖史、阴道血样分泌物持续时间。
- 近期表现:饮食、精神状态、行为及排泄情况。
4.2 外阴部检查
- 清洁外阴,评估阴唇肿胀程度及柔软度。
- 观察阴道内壁颜色(充血程度)、分泌物量、黏稠度及颜色(血样/淡黄色/黑褐色)。
- 触诊反应:按压荐部时尾根偏移(发情期特征)。
4.3 阴道上皮细胞检测
- 取样:湿润棉签以60°角插入阴道深处,旋转2-3圈获取细胞。
- 涂片制作:滚动棉签于载玻片,自然风干。
- 染色:瑞氏-姬姆萨A液染色1分钟,B液混合染色5-10分钟,冲洗后风干。
- 显微镜观察:统计100个上皮细胞,计算无核角质化细胞百分比(P)。
5. 发情阶段判定规则
| 阶段 | 外阴特征 | 分泌物 | 细胞学特征(P值) | 行为反应 |
|---|---|---|---|---|
| 发情前期 | 肿胀、阴唇硬 | 血样分泌物 | P < 60% | 无尾根偏移 |
| 发情期 | 肿胀最大、阴唇柔软 | 淡黄色、黏稠 | 60% ≤ P ≤ 90% | 尾根偏向一侧 |
| 发情后期 | 逐渐复原 | 少量黑褐色 | 少量有核角质化细胞 | 无反应 |
| 休情期 | 无肿胀充血 | 无分泌物 | 大量有核非角质化细胞 | 无反应 |
6. 记录要求
使用附录A表格详细记录以下内容:
- 基本信息:鉴定日期、犬主及联系方式。
- 检查结果:外阴肿胀程度、分泌物性状、尾根偏移、P值等。
- 判定结论:发情阶段、鉴定人员签名及备注。
附录A:母犬发情鉴定记录表
包含鉴定次数、日期、犬主信息、分泌物持续时间、外阴状态、细胞学数据等条目,确保数据可追溯性。
技术要点
- 细胞学判读:P值为核心指标,需结合外阴变化综合判断。
- 操作规范:棉签插入角度、染色时间及显微镜观察标准需严格遵循,避免误差。
- 记录完整性:详实记录各阶段特征,为繁殖计划或诊疗提供依据。
本规程通过标准化流程与量化指标,提升了犬发情鉴定的准确性与可操作性,适用于宠物诊疗、警犬繁育等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