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QXXH 0002-2024 气候康养示范区评价规范
- 文件大小:5.94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1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气候康养示范区评价规范》(T/GZQXXH 0002-2024)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与目的
- 适用范围:适用于县级行政区气候康养示范区的综合评价。
- 目标:规范气候康养示范区的评价标准,确保其具备适宜的气候、生态、文旅资源及服务基础,发挥示范作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
- GB/T 42074-2022(气候季节划分)
- GB/T 34299-2017(大气自净能力等级)
- QX/T 570-2020(气候宜居城镇评价)
- T/CMSA 0008-2018(养生气候类型划分)等。
3. 术语与定义
明确关键术语,如:
- 气候康养示范区:具备示范性气候康养条件的地区。
- 标准气候值: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30年气象要素统计值。
- 康养条件:涵盖气候、生态、服务、政策等综合条件。
4. 资料要求
- 气象资料:需最近30年(或至少3个整年代)的逐日气温、降水、湿度、风速、日照等数据;缺数据时可使用参证气象站数据。
- 非气象资料:包括生态环境数据(大气、水、植被等,不少于5年)、康养服务设施、产业规划、长寿人口、A级景点、交通设施等最新数据。
5. 评价指标体系
分为4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52项三级指标:
-
气候资源禀赋(6类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
- 气温:适宜温度日数、季节温差、极端气温等。
- 降水:年降水量、降水均匀度、夜雨率等。
- 湿度、风速、日照、气候季节(春秋季长度)等。
-
康养条件(11类二级指标,19项三级指标)
- 人体舒适度指数、避暑/避寒期日数。
- 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负氧离子浓度、森林覆盖率、水质等。
- 服务基础:健康/养老/养生机构数量、产业规划政策、长寿人口比例。
-
康养旅游资源(3类二级指标,7项三级指标)
- 景区及品牌(A级景点数量、称号品牌数量)。
- 基础设施:餐饮、民宿酒店、交通指数(含高铁、机场等赋值)、充电站、智慧旅游平台。
-
不利条件(2类二级指标,4项三级指标)
- 气候:高温/寒冷日数、强对流天气、凝冻等。
- 环境污染事件数量。
6. 评价方法
- 等级划分:
- 47项三级指标分A(优)、B(良)、C(一般)三级;5项不利条件指标分A(低影响)、B(中)、C(高影响)。
- 统计计算:
- 优良率(L):A+B等级指标占比(公式1),需≥70%。
- 优率(Y):A等级占比(公式2),需≥50%。
- 综合评价:同时满足优良率≥70%和优率≥50%的地区可评为气候康养示范区。
7. 附录
- 附录A:详细列出52项三级指标的阈值、等级及说明(如适宜温度日数A级≥161天)。
- 附录B: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结合河流长度、湖库面积与区域面积)。
- 附录C:交通指数计算(含公路密度和干线赋值,如高铁赋4分、机场赋6分)。
8. 参考文献
引用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GB/T 27963-2011)、《美丽乡村建设评价》(GB/T 37072-2018)等。
核心特点
- 科学性:基于长期气象数据和生态指标,量化评价气候康养潜力。
- 综合性:涵盖气候、环境、服务、政策等多维度,兼顾资源禀赋与不利条件。
- 可操作性:明确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和等级阈值,便于实际应用。
- 地方特色:针对贵州省山地气候特点,强调避暑、避寒、水网密度等指标。
该标准为贵州省气候康养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系统化、标准化的技术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