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HNTA 0004-2025 研学旅行(实践)课程设计指南

  • 文件大小:2.63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T/HNTA 0004-2025 研学旅行(实践)课程设计指南》团体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为海南省研学旅行(实践)课程的设计提供标准化指导,确保课程的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地域性、系统性,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适用范围:​​ 海南省旅游协会和海南省研学旅游协会会员单位,其他相关机构可参照执行。

​核心内容:​

  1. ​术语定义 (第3章):​

    • 明确定义了​​研学旅行​​(中小学生为主体,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研学指导师​​(制定/实施教育方案,指导学生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研学课程​​(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等的校外实践教育课程)、​​课程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系统化活动)等关键术语。
  2. ​课程设计原则 (第4章):​

    • ​结合学生兴趣与需求:​​ 考虑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激发探索欲。
    • ​反映学科特点与要求:​​ 围绕核心素养和前沿动态设计。
    • ​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 强调实验、调查、制作等方式,培养实践与创新思维。
    • ​融入地域文化与特色:​​ 结合海南当地资源(海洋、雨林、革命、科技、椰文化、航天、南洋、非遗等)。
    • ​关注社会热点与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与问题解决能力。
    • ​确保安全性与可行性:​​ 活动场地、设备、人员等安全保障到位。
  3. ​研学指导师要求 (第5章):​

    • 课程​​必须配备​​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研学指导师或团队,配备比例遵循 LB/T 054。
    • ​职责包括:​
      • 设计课程(主题、内容、方法)。
      • 实施课程(生动讲解、指导探究)。
      • 准备课程(研学手册、背景资料、任务清单、阅读材料、实验装置等)。
      • 配合团队(熟悉行程、保障安全)。
  4. ​课程主题设计 (第6章):​

    • 提供了常见主题方向,包括:
      • 红色教育(革命历史、爱国情怀)
      • 自然科学(山河湖海、动植物、生态保护)
      • 历史文化(古迹、人文、民俗、非遗)
      • 地理认知(地貌、景观、天文气象)
      • 科技创新(科技史、成果、伦理)
      •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职业体验)
      • 劳动体验(农事、手工DIY、拓展、生存技能)
      • 其他相关主题。
  5. ​课程目标设计 (第7章):​

    • ​总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探究自然、融入社会,获得实践经验,培养​​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核心价值观。
      • ​价值体认:​​ 体认成长价值意义。
        • 自然地理:体认自然价值(小学感知,初高中理解保护)。
        • 历史人文:体认历史文化价值(小学了解,初中体验,高中理解)。
        • 科技体验:体认科技发展价值(小学感知成就,初高中理解成就)。
      • ​责任担当:​​ 培养责任意识和能力。
        • 自我管理:独立生活、公共秩序、认识自我、情绪管理、安全自护(小学学习,初中提升,高中强化)。
        • 沟通共处:团队融入、表达见解、合作互动、集体荣誉(小学初步,初中锻炼,高中主动)。
        • 服务社会:爱乡爱国、了解社会、公益意识、服务信念(小学初步,初中深化,高中坚定)。
      • ​问题解决:​​ 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 博物致知:观察体验获取新知(小学初步观察,初中了解特征,高中理解意义)。
        • 具身认知:身心与环境一致学习(小学初步探索,初中初步实现,高中促进提升)。
        • 实践解决: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动手解决(小学初步探究,初中深入分析,高中全面分析)。
      • ​创意物化:​​ 进行创意并设计物化作品。
        • 个性创意:动手制作个性化作品(小学初步,初中提升,高中形成)。
        • 思维物化:将思维形象物化为作品(小学初步锻炼,初中培养,高中发展)。
        • 创新发展:创新解决方法和工具(小学初步思考,初中主动创新,高中积极创新)。
    • ​学段目标 (详见附件1):​
      • 根据小学(4-6年级)、初中(1-2年级)、高中(1-2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目标侧重和具体要求。
      • ​研学范围:​​ 小学(乡土县情市情)-> 初中(市情省情)-> 高中(省情国情)。
      • ​目标侧重:​
        • 小学:侧重博物致知、自我管理、沟通共处。
        • 初中:侧重具身认知、实践解决、个性创意。
        • 高中:侧重服务社会、思维物化、创新发展。
      • 附件表格详细列出了各维度目标在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要求(如自然地理感知->了解->保护能力提升;历史人文了解->认知->理解等)。
  6. ​课程内容设计 (第8章):​

    • ​原则:​
      • 立足地域资源(挖掘海南本地资源)。
      • 基于学生需求(小学贴近生活常识,初中注重综合性,高中关注职业/学术)。
      • 系统性连贯性(知识点连贯)。
      • 资源多样性(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
      • 实践性(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数据分析)。
      •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创新思维)。
    • ​组织形式:​
      • 并列式:主题模块化。
      • 递进式:由浅入深。
      • 网络式:跨主题/知识逻辑整合。
  7. ​课程方法设计 (第9章):​

    • 提倡多种教学方法:
      • ​讲授设计​​:重点突出、逻辑清晰、有互动。
      • ​提问设计​​:激发兴趣(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 ​讨论设计​​:培养学生表达、倾听、总结能力。
      • ​实验设计​​:引导观察、记录、分析,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 ​游戏设计​​:在活动中寓教于乐。
      • ​合作学习设计​​:分组(4-6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技能与社交能力。
  8. ​课程实施设计 (第10章):​

    • ​实施要求:​
      • 问题与实践导向(真实情境)。
      • 校内校外结合(知识运用与反哺)。
      •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探究与表达)。
      • 关注不同学生需求(个性化方案)。
    • ​实施过程:​
      • 准备阶段:选题、定目标、组队、制方案、查资料。
      • 实施阶段:指导师指导,学生实践(考察、探究、交流)。
      • 总结阶段:成果展示(演说、报告等)、交流反思、评价。
    • ​实施方式 (根据课程类型):​
      • 强调学生“动”起来(眼看、耳听、口说、手做、脑思、笔写)。
      • 针对不同类型(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科技、体验)提供了分学段(小学感知/体验,初中观察/实践/整理,高中探究/理解/交流)的实施策略(如观察感受、动手操作、调查记录、实验探究、参观体验、模拟实践等)。
    • ​实施形式:​​ 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4-6人一组),人人参与,合作探讨,任务导向,展示分享。
  9. ​课程评价设计 (第11章):​

    • ​成果性评价:​
      • 依据课程目标四个维度达成度。
      • 按学段侧重评价(小学:博物致知、自我管理、沟通共处;初中:具身认知、实践解决、个性创意;高中:服务社会、思维物化、创新发展)。
    • ​管理性评价:​
      • 收集学生和家长反馈。
      • 评价课程执行情况(贴合主题、环节齐全、受好评度)。
      • 用于课程整体评价和改进。
  10. ​课程安全设计 (第12章):​

    • 严格按照 LB/T 028《旅行社安全管理》和 LB/T 054《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的规定执行。
    • 确保地点、内容、过程等各方面安全,规避风险。

​附件:​

  • ​附件1:研学旅行课程学段目标指引:​​ 以详细表格形式列出了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大维度下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12个具体方面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具体目标内容要求,是第7.2章学段目标的具体展开。

​总结要点:​

  • 该标准为海南省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提供了​​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框架。
  •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六大设计原则​​,突出​​海南地域特色​​。
  • 构建了​​清晰的目标体系(4维度12方面)​​,并细化到​​不同学段​​。
  • 规定了​​研学指导师​​的关键职责和资质要求。
  • 提供了​​主题选择、内容组织、方法运用、实施流程(课前-课中-课后)、评价方式(成果+管理)、安全保障​​等全方位的设计指导。
  • 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和多元体验。
  • 附件1的学段目标指引表是​​具体落地实施的重要依据​​。

这份标准旨在提升海南省研学旅行课程的质量和规范性,确保研学活动真正达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