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ZTCIA 005-2025 基于BMC的TPCM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2.84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对《基于BMC的TPCM技术规范》(T/ZTCIA 005-2025)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1. 范围与目的​

  • ​适用对象​​:规范面向基于BMC(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可信计算产品设计,适用于可信服务器中TPCM(可信平台控制模块)的研发与实现。
  • ​核心目标​​:确保服务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的可信验证,通过TPCM实现对计算部件(如BIOS、操作系统等)的主动度量、控制及加密保护。

​2. 关键技术概念​

  • ​TPCM(可信平台控制模块)​​:
    • 集成于BMC的硬件/固件模块,作为信任链起点,提供主动度量、可信验证、加密保护等功能。
    • 要求以硬件形态实现,与计算部件隔离,通过安全信道通信。
  • ​可信根(Root of Trust)​​:
    • 由TPCM、TCM(可信密码模块)和TSB(可信软件基)构成,支撑信任链建立与传递。
    • ​硬件要求​​:独立处理器、安全存储、TCM模块,由BMC芯片的独立核运行。
  • ​其他关键组件​​:
    • ​TCM​​:提供密码运算和受保护存储(符合GM/T 0012-2020)。
    • ​TSB​​:软件集合,支持计算部件的动态度量(符合GB/T 37935)。
    • ​可信代理​​:分层部署于计算部件(BIOS、引导层、操作系统层),协助TPCM完成度量。

​3. 技术要求​

​(1)可信根要求​

  • 必须是服务器度量的起点,包含独立硬件资源(TPCM处理器、TCM模块)。
  • TPCM需由BMC独立核实现,符合国密算法标准(如GB/T 29829-2022)。

​(2)防护部件要求​

  • ​组成​​:BMC芯片及其固件、TSB、TPCM/TCM模块。
  • ​度量流程​​:
    • 以可信根为起点,依次度量BMC固件→引导程序→操作系统→TSB组件。
    • 采用国密算法,信任链建立符合GB/T 29827-2013。

​(3)计算部件要求​

  • ​组成​​:硬件、BIOS、引导程序(Grub/Shim)、操作系统及可信代理。
  • ​度量流程​​:
    • 在防护部件启动后执行。
    • ​顺序​​:BIOS → Grub/Shim → OS内核 → 应用层(由对应可信代理协助)。
    • ​动态度量​​:OS内核需支持运行时度量(通过TSB代理实现)。

​(4)可信软件基(TSB)及代理要求​

  • ​TSB​​:运行于防护部件,通过代理拦截计算部件行为进行验证(符合GB/T 37935)。
  • ​代理分层职责​​:
    • ​固件层代理(BIOS)​​:协助度量引导程序。
    • ​引导层代理(Grub/Shim)​​:协助度量OS内核。
    • ​系统层代理(OS)​​:协助度量应用层。

​(5)服务器启动与复位要求​

  • ​整机启动​​:严格按防护部件→计算部件的顺序度量。
  • ​复位场景​​:
    • 防护部件复位:重新执行自身度量流程。
    • 计算部件复位:仅重新执行计算部件度量。

​4. 接口规范​

​(1)计算部件接口​

  • ​访问接口​​:总线接口(访问内存/I/O/固件),符合GB/T 40650-2021。
  • ​通信接口​​:
    • ​度量命令发送接口​​:传输待度量数据(如固件类型、HASH值、版本)。
    • ​结果获取接口​​:从防护部件读取度量结果(成功/失败)。
    • ​实现方式​​:可基于IPMI协议(附录B提供字节级参数定义)。

​(2)其他接口​

  • ​TSB接口​​:软件接口,供TSB调用TPCM功能(符合GB/T 37935)。
  • ​管理接口​​:供可信管理中心访问(网络/总线接口)。
  • ​TCM接口​​:TPCM调用密码服务的通道(符合GB/T 29829)。

​5. 附录内容​

  • ​附录A​​:定义计算部件通信接口原型(数据结构、参数说明)。
  • ​附录B​​:提供基于IPMI协议的具体接口实现(字节顺序、字段映射)。

​6. 核心设计原则​

  • ​信任链传递​​:
    从硬件可信根(TPCM)开始,逐级度量防护部件→BIOS→引导层→操作系统→应用层。
  • ​隔离性​​:
    • TPCM可访问计算部件资源,反之禁止。
    • TPCM与TCM硬件隔离,独立运行于BMC独立核。
  • ​国密合规​​:度量算法、密码模块均需符合国家密码管理局标准。

​总结​

该规范构建了以​​BMC为可信根载体​​的服务器安全架构:

  1. ​启动阶段​​:通过TPCM严格验证各组件完整性(从BMC自身到操作系统)。
  2. ​运行阶段​​:依托TSB和分层代理实现动态度量。
  3. ​接口标准化​​:定义跨部件通信协议(如IPMI),确保可操作性。
    最终目标是为高安全需求场景(如政务、金融)提供符合国标的可信服务器技术方案。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