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2123-2025 互联网医院监管数据传输规范
- 文件大小:2.24 MB
 - 标准类型:综合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总结:互联网医院监管数据传输规范(DB64/T 2123-2025)
1. 范围与目的
- 适用范围: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各类互联网医院的监管数据传输,涵盖备案、业务、评价及不良事件等数据。
 - 核心目标:确保数据采集的“最少可用原则”,实现监管数据的标准化、安全性和实时性,支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有效监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标准依据:	
- GB/T 1.1-2020(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
 - WS 363.1-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
 
 - 安全要求:符合GB/T 22239第三等级网络安全标准。
 
3. 关键术语与缩略语
- 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提供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包括实体医院的线上分支或独立机构。
 - 监管平台:卫生健康部门管理的数据汇聚平台,用于监督诊疗服务。
 - 技术术语:SOAP、Web、XML等传输协议与数据格式的定义。
 
4. 总体要求
- 数据原则:仅传输必要监管数据,遵循“最少可用原则”。
 - 时效性:数据需在24小时内上传/更新。
 - 格式规范:数据类型、表示格式符合WS 363.1要求。
 
5. 传输方式与安全
- 网络接入: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医疗专网)传输。
 - 安全机制:	
- 身份认证:接口认证钥匙(如SM4/SM2加密)。
 - 加密传输:采用国密算法加密数据。
 - 安全等级:符合三级等保要求。
 
 
6. 传输内容
分为四类数据,每类包含详细字段定义:
6.1 备案类数据
- 机构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级别(一级/二级/三级)、类别(综合/专科医院)、诊疗科目等。
 - 人员信息:医生/护士/药师的执业证书、身份证、职称、责任险等。
 - 科室与诊疗科目:科室类型(临床/药剂)、科目代码(如中医科、内科)。
 - 业务备案:拟开通的互联网诊疗业务类型(图文咨询、在线复诊等)。
 
6.2 业务类数据
- 在线咨询/复诊:患者身份、咨询类型(图文/视频)、支付渠道(支付宝/微信)、诊断记录等。
 - 在线处方:药品信息(代码、规格、用法)、审方药师、CA认证文件编号等。
 - 护理服务:护理类型(健康促进/专科护理)、服务地址定位(经纬度)、费用明细。
 - 远程门诊/预约挂号:跨机构协作数据(基层与上级医院信息)、医保标志、就诊状态等。
 
6.3 评价类数据
- 满意度评分:1-5级(非常不满意至非常满意)、具体评价内容及投诉建议。
 - 关联业务:评价对应的诊疗记录编号及医疗人员信息。
 
6.4 不良事件类数据
- 事件详情:事件类型(如处方错误)、损害程度、处理措施、上报科室及改进方案。
 
7. 传输接口
- 技术实现:基于SOAP协议的Web Service接口,XML报文格式。
 - 接口参数:	
X-Service-Method:标识数据类型(备案/业务/评价/不良事件)。X-Ca-Appkey:加密的身份认证信息(如机构名称)。- 加密方式:SM4(ECB模式)和SM2算法。
 
 - 示例:附录提供XML报文示例(如机构备案、在线咨询、处方核销)。
 
8. 附录与代码表
- 附录A:XML接口示例,展示数据结构(如备案类机构信息的XML标签)。
 - 附录B:标准化代码表,涵盖:	
- 机构级别(一级/二级/三级)、类别(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 诊疗科目(如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民族代码(56个民族)。
 - 证件类型(身份证/护照)、用药途径(口服/注射)等。
 
 
9. 实施意义
- 监管效能: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实现跨机构数据互通,便于卫生部门实时监控互联网诊疗行为。
 - 安全合规:强化数据加密与认证机制,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 业务规范:明确各项业务的数据字段,促进互联网医院服务的标准化操作(如处方审核、护理记录)。
 
10. 参考文献
- 依据《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国卫医发〔2018〕25号),确保与国家政策一致。
 
总结:该标准为宁夏互联网医院的监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框架,从数据定义、传输安全到接口实现均制定详细规则,旨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并推动“互联网+医疗”的规范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