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253-2025 海峡两岸共通 嘉宝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553.06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8-0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253—2025
海峡两岸共通 嘉宝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Cross-strait integrated development—Code of practice for seedling production of Plinia cauliflora
2025 - 06 - 10发布
2025 - 09 - 10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圃地选择 ........................................................................... 1
5 母树选择 ........................................................................... 1
6 实生苗培育 ......................................................................... 1
7 嫁接苗培育 ......................................................................... 3
8 扦插苗培育 ......................................................................... 4
9 病虫害防治 ......................................................................... 5
10 档案管理 .......................................................................... 5
附录A(资料性) 嘉宝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6
附录B(规范性) 嘉宝果苗木质量分级 ................................................... 7
参考文献 .............................................................................. 8
DB35/T 2253—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漳浦县林木种苗站、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福建农林大学、台创园艺有限公司(台湾地区)、福建金永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莆田台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漳浦县桥辉生态家庭农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小月、张荣标、吴庆全、丁国昌、艾叶、蔡瑞生、吕志鹏、陈长远、罗增炎、廖娸蓁(台湾地区)、刘阳鹏、陈正信(台湾地区)、戴建辉、甘祎忞、黄志超、杨雅婷。
DB35/T 2253—2025
III
引言
嘉宝果于1962年由台湾嘉义大学从巴西引进种苗进行试种,其主要种植区域为台湾地区的嘉义县
和南投县。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从台湾地区引种栽培嘉宝果,这一举措开启了嘉宝果种植基地和产业
园区的建设进程。嘉宝果具有良好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为推动海峡两岸嘉宝果种苗繁育共通,实
现资源融合、优势互补,促进两岸经济发展,特编制本文件。
DB35/T 2253—2025
1
海峡两岸共通 嘉宝果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嘉宝果[Plinia cauliflora(Mart.)Kausel]种苗繁育中的圃地选择、母树选择、实生苗培育、嫁接苗培育、扦插苗培育、病虫害防治以及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嘉宝果种苗的培育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6619 林木采种技术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DB35/T 12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圃地选择
选择坡度平缓、排灌良好、交通便利,年均气温19 ℃以上且最低气温0 ℃以上的地方建圃。
5 母树选择
选择树龄10 a~15 a,树形圆满、生长健壮、品质好、结实多、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作为采种、采穗母树。
6 实生苗培育
种子制备
6.1.1 采种
4月中下旬,当果实由浅褐色变为紫色或深褐色时即可采种。采种方法按照GB/T 16619规定执行。
DB35/T 2253—2025
2
6.1.2
种子调制和贮藏
6.1.2.1 将果肉捣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除尽杂质和果皮后置于阴凉处阴干,之后按照GB/T 2772的规定进行检验,并注明种批、产地、采种日期。
6.1.2.2 选择健康、坚实饱满、无裂痕的种子随采随播;如无法及时播种,可将种子装入透气容器中,于5 ℃~8 ℃环境中贮藏,时间不应超过2个月。
幼苗培育
6.2.1 苗床准备
采用砂壤土和细沙,按体积比4:1混合均匀,平铺成宽度100 cm~110 cm、厚度8 cm~10 cm的苗床,步道宽30 cm~40 cm。播种前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淋透消毒12 h后用清水浇透。
6.2.2 浸种
播种前一天,用纱布包住种子置于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0.5 h,用清水冲洗净后放在温度20 ℃~25 ℃的清水中浸泡2 h~3 h;取出种子摊开自然凉干。
6.2.3 播种
宜在5月上旬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上,用粉碎过的红心土覆盖,厚度1 cm~1.5 cm,盖土后不宜浇水;播种量为150 g/㎡~200 g/㎡。
6.2.4 播后管理
在苗床上搭盖拱高50 cm~60 cm的小拱棚,覆盖聚乙烯薄膜,四周压紧后再盖一层遮光率50%的遮阳网,湿度保持在70 %~75 %。7 d后掀开苗床两端薄膜,透气1 d~2 d后撤掉薄膜,晴天视光照情况继续遮荫。20 d~30 d发芽后,根据芽苗生长情况撤掉遮阳网,每隔25 d~30 d淋施1次0.1%~0.2%复合肥(N、P2O5、K2O含量各占15%~17%,下同)水溶液,然后0.5 h内用清水淋洗叶片。种子萌芽后,每隔15 d~20 d喷杀菌剂,视情况喷杀虫剂(参见附录A),并及时清除病株和杂草。
移栽
6.3.1 容器选择
宜采用口径8 cm~12 cm、高度12 cm~15 cm规格的聚乙烯袋或无纺布容器袋。
6.3.2 基质配制
采用泥炭土和沙土,按体积比3:1,并加1%钙镁磷肥,充分搅拌均匀后装袋。
6.3.3 置床消毒
将装满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在平整的苗床上,苗床宽80 cm~100 cm,步道宽30 cm~40 cm。基质消毒按照6.2.1规定的程序执行。
6.3.4 幼苗移栽
苗高至5 cm~10 cm时可起苗移栽,宜阴天移栽。起苗前用清水将苗床淋透,取出幼苗,保留侧根,主根修剪至长3 cm~4 cm。在容器基质中间打种植孔,将幼苗植入并压实,再浇透定根水。
DB35/T 2253—2025
3
6.3.5
栽后管理
移植一个月内宜用遮光率30%~50%的遮阳网遮荫,每月淋施0.2%~0.3%复合肥水溶液1次,随着苗龄增大适度增加施肥量,施肥后用清水洗除叶片肥料残渣。基质湿度保持在70%~75%。
6.3.6 断根炼苗
苗木出圃前1个月挪动容器袋进行断根和炼苗。
苗木出圃
合格苗为Ⅰ、Ⅱ级苗,按照附录B进行分级出圃。起苗、包装、检验与运输按照GB/T 6001和DB35/T 127规定执行。
7 嫁接苗培育
嫁接时间
3月至5月或9月至10月。
砧木选择
采用地径≥1.0 cm、高度≥60 cm生长健壮的2年生实生苗木做砧木。
接穗采集
在母树中上部剪取芽眼饱满、生长健壮、粗度为0.4 cm~0.5 cm的半木质化穗条,保留1~2个叶片,用湿毛巾保湿备用,宜随采随接。
嫁接
宜采用靠接。将接穗截成长2 cm~3 cm并带有1~2个芽眼,在砧木主干高度10 cm~20 cm处从下向上斜削一刀,削口斜面长约5 cm,再把斜面上端水平削去约3 cm,接穗自下向上削成与砧木削口相吻合,削口平滑,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准贴紧,用嫁接带包扎紧密,再用遮光率50%的遮阳网遮荫。
接后管理
7.5.1 抹芽除萌
嫁接15 d后观察砧木萌芽情况,及时抹除砧木萌芽,接后3周检查成活情况,并及时补接。
7.5.2 水肥管理
晴天时每天浇水,嫁接后50 d~60 d淋施0.2%~0.3%复合肥水溶液1次;之后每间隔25 d~30 d淋施1次,直至炼苗。施肥后用清水洗除叶片肥料残渣,平时做好杂草拔除工作。
7.5.3 适时解绑
嫁接2~5个月后观察伤口愈合及穗条发芽情况,伤口愈合较好、芽眼萌发时解除绑带。
断根炼苗
按照6.3.6规定的程序执行。
DB35/T 2253—2025
4
苗木出圃
按照6.4规定的程序执行。
8 扦插苗培育
扦插时间
4月至5月或9月至10月。
插前准备
8.2.1 搭建荫棚
搭建高度2 m、遮光率70%的荫棚,在棚内安装喷雾设施。
8.2.2 基质配制
将泥炭土和沙土按体积比3:1混合均匀,平摊曝晒2 d。
8.2.3 插床准备
在荫棚内做宽80 cm~100 cm、高20 cm~25 cm的扦插苗床,步道宽30 cm~40 cm。把基质均匀铺在苗床上,厚度15 cm~18 cm。基质消毒按照6.2.1规定的程序执行。
8.2.4 插穗准备
宜阴天、晴天的清晨或傍晚时分,采集半木质化、健壮的穗条,并注意保湿。扦插前将穗条剪成长度7 cm~10 cm,带有2~4个芽眼的插穗,叶片留3~5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浸泡插穗20 min后凉干。插穗基部用500 mg/L萘乙酸浸泡处理5 min~10 min。
扦插
将插穗基部垂直插入基质中,深度3.5 cm~4.5 cm,株行距8 cm×8 cm,插后用喷雾淋透水。搭盖小拱棚保湿遮荫,方法按照6.2.4规定的程序执行。
插后管理
扦插4 d~5 d后喷1次50%多菌灵1 000倍液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3:1)消毒并补充插穗营养。保持基质湿度70%~80%,10 d后控制在65%~70%,待穗条生根后补充0.4%尿素水溶液肥料。小拱棚内温度达到35 ℃进行喷雾降温。
扦插4个月左右掀开小拱棚,再过1个月左右移除荫棚。视天气情况每隔4 d~5 d喷水1次,直至苗木移栽。
移栽
8.5.1 容器规格
宜采用口径12 cm~13 cm、高度14 cm~15 cm的育苗容器。
DB35/T 2253—2025
5
8.5.2
基质配制与置床
将泥炭土、红壤土、细沙按体积比4:2:1混合配置,平摊暴晒2 d,用0.2%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消毒。将装1/4基质的容器袋置床,方法按照6.3.3规定的程序执行。
8.5.3 移苗
扦插生根苗长出2~4片新叶时,即可移苗。把处理好的扦插苗垂直定植于装有1/4 营养土容器袋正中间,轻提苗,填满营养土,淋透水。
8.5.4 苗期管理
移植后搭拱高50 cm~60 cm的小拱棚,覆盖遮光率50%~70%的遮阳网,一个月后掀开遮阳网。苗期早晚喷雾10 min。2 d~3 d后淋施0.2%~0.3%复合肥水溶液1次,随着苗龄增大可逐渐增加施肥量。
断根炼苗
按照6.3.6规定的程序执行。
苗木出圃
按照6.4规定的程序执行。
9 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菌属;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白蛾蜡蝉、油桐鹰尺蠖、金龟子等。具体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10 档案管理
按照LY/T 2289执行。
DB35/T 2253—2025
6
附录
A (资料性) 嘉宝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嘉宝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嘉宝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炭疽菌属
(Colletotrichum )
感病初期出现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棕色至褐色的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嫩叶和嫩梢上易发病,严重的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用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1 000~1 500倍液喷雾。
蚜虫
(Aphidoidea)
若虫或成虫在新梢和新叶片上吸食汁液,造成新梢停滞生长,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枝梢萌芽后,用4.5%氯氰菊脂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氯氰吡虫啉1 500倍液喷雾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等喷雾,每隔30 d~35 d施用1次。
红蜘蛛
(Tetranychus cinnbarinus)
在嫩叶嫩梢上用口针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变灰白色,最后落叶。
如发生量大,可用15%哒螨灵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3000倍液或3%阿维菌素乳油5 000~6 000倍液等喷洒。
白蛾蜡蝉
(lawanaimitata Melichar)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荫蔽的枝条和嫩梢上吸食汁液,受害的树干及枝叶上有棉絮状白色蜡质。受害叶片萎缩卷曲,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干枯。
清除树下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用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
油桐鹰尺蠖
(Buzura suppressaria)
越冬代成虫于4月下旬出现,产卵于叶片上,5月中旬为幼虫盛期,危害叶片。
1.人工捕杀幼虫;
2.用4.5%氯氰菊脂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进行喷雾;
3.用3%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洒。
金龟子
(Scarabaeidae)
其幼虫(蛴螬)是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危害严重,常将植物的幼苗咬断,成虫取食叶片。
1.幼虫用30%噻虫嗪2 000~2 500倍液喷洒在土壤上;
2.成虫用0.26苦参碱水剂700~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1 000~1 500倍液等喷雾。
DB35/T 2253—2025
7
附录
B (规范性) 嘉宝果苗木质量分级
嘉宝果苗木质量分级见表B.1。
表B.1 嘉宝果苗木质量分级
苗木种类
苗龄
I级苗
II级苗
合格苗木 综合控制条件
出圃苗批合格苗率/%
地径/cm
苗高/cm
地径/cm
苗高/cm
实生苗
1 a
D≥0.4
H≥30
D≥0.3
H≥15
顶芽完整,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叶片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
≥95
嫁接苗
1 a
D≥1.4
H≥50
D≥1.2
H≥40
扦插苗
1 a
D≥0.5
H≥40
D≥0.4
H≥30
DB35/T 2253—2025
8
参考文献
[1] 廖浤州(台湾地区).嘉宝果扦插繁殖技术之研究[D],国立嘉义大学,2003.
[2] 张淑芬(台湾地区).长在树上的葡萄-嘉宝果[J],永绩农业,2002,16:39-42.
[3] 胡正荣(台湾地区).嘉宝果的栽培管理[J],农业世界,2005,264:81-85.
[4] 张富翔(台湾地区).来自巴西的美味热带葡萄 嘉宝果[J],台中区农情月刊,2017.
[5] 何活祖.嘉宝果栽培与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3,12:27-29.
[6] 黄丽蓉.树葡萄的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J].福建热作科技,2015,40(1):39-41.
[7] 朱壬扬.嘉宝果引种栽培及专类园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