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T 187-2025 海峡两岸工程结构术语对照
- 文件大小:3.92 MB
 - 标准类型:地方其他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187-2025《海峡两岸工程结构术语对照》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目的与适用范围
- 目的:解决大陆与台湾地区工程结构术语差异问题,促进两岸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减少设计、施工、检测等环节的沟通障碍。
 - 适用范围:适用于两岸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员,涵盖房屋建筑、桥梁、隧道、地下结构等各类工程结构术语的对照使用。
 
二、标准结构
- 	
章节框架:
- 前言与引言:阐述制定背景,强调术语统一对两岸合作的重要性。
 - 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明确适用场景及引用的国家标准(如GB/T 50083、GB 50017等)。
 - 术语分类:分为31个子表,覆盖从基础术语到施工验收的全流程。
 - 附录与参考文献:列出相关技术文件与标准依据。
 
 - 	
术语分类:
- 基本术语:结构类型(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物定义。
 - 材料与部品:混凝土、钢材、阻尼器、支座等材料与构件。
 - 作用与抗力:荷载类型(永久、可变、偶然作用)、承载力、刚度等。
 - 参数与设计方法:弹性模量、泊松比、抗震设计参数等。
 - 结构动力学与抗震:地震作用、隔震设计、动力分析等。
 - 施工与验收: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施工装备等术语。
 
 
三、核心术语对照示例
- 	
通用术语:
- 结构:大陆强调“整体承载能力”,台湾侧重“承重构件体系”。
 - 工程结构:大陆泛指各类工程,台湾称“结构工程”为土木分支学科。
 
 - 	
材料与部品:
- 阻尼器:两岸均称“阻尼器”,英文统一为“damper”,但台湾细分类型如“黏弹性阻尼器”。
 - 支座:大陆分滑动支座、隔震支座,台湾对应术语一致,如“叠层橡胶支座”。
 
 - 	
抗震设计:
- 抗震设防烈度:两岸均以50年超越概率10%为基准,但台湾称“地震强度”。
 - 隔震装置:大陆术语包括“摩擦摆支座”,台湾称“隔震装置”涵盖同类产品。
 
 - 	
施工验收:
- 基坑支护:大陆术语“土钉墙”对应台湾“土壤钉墙”,技术原理一致。
 - 装配式结构:大陆“预制混凝土结构”与台湾“预铸混凝土构造”对应。
 
 
四、关键特点
- 系统性:覆盖工程结构全生命周期术语,从设计理论(如极限状态法)到施工实践(如桩基类型)。
 - 技术细节:	
- 参数统一: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物理量两岸表述一致,减少计算误差。
 - 设计方法:如“能力设计法”“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两岸均有对应实施标准。
 
 - 符号标注:使用“*”表示台湾有对应术语,“—”表示无,便于快速查阅。
 
五、实施意义
- 促进合作:为台商投资、两岸联合项目提供术语基准,避免设计误解。
 - 教育考试:帮助台湾技术人员理解大陆执业考试内容,如“素混凝土结构”与“无筋混凝土结构”的对应。
 - 标准化推进:推动两岸工程标准融合,为未来区域一体化技术规范奠定基础。
 
六、附录与引用文件
- 引用标准:包括大陆GB系列(如GB 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台湾地区相关规范。
 - 参考文献:涵盖结构动力学、抗震设计、施工验收等多领域技术文献,确保术语权威性。
 
总结
该标准通过全面、系统的术语对照,构建了两岸工程结构领域的“共同语言”,解决了因术语差异导致的技术壁垒,对提升合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详细分类和精准定义体现了专业性,是两岸工程界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