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2215-2025 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
- 文件大小:925.54 KB
- 标准类型:计量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0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 对象:
- 采用凝结核粒子计数法或扩散荷电法原理的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PN检测仪)。
- 台架式:颗粒物浓度校准范围 (50~20,000) 个/cm³。
- 便携式:颗粒物浓度校准范围 (5×10³~1×10⁷) 个/cm³。
- 移动源定义:
汽车、摩托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铁路内燃机车和飞机等可移动污染源。
二、核心计量特性
| 序号 | 计量性能 | 台架式指标 | 便携式指标 |
|---|---|---|---|
| 1 | 零点误差 | ≤0.2 个/cm³ | ≤5000 个/cm³ |
| 2 | 流量示值误差 | ≤±5% | ≤±5% |
| 3 | 颗粒计数效率(不同粒径) | - (23±1)nm: (50±12)% - (41±1)nm: >90% - (70±5)nm: (100±10)% | - (23±1)nm: (40±20)% - (30±1)nm: (75±45)% - (50±3)nm: (95±35)% - (100±5)nm: (100±30)% |
| 4 | 颗粒计数线性 | ≥0.97 | ≥0.95 |
| 5 | 颗粒计数重复性 | ≤3% | ≤3% |
| 6 | 挥发性颗粒物去除效率 | ≥99% | ≥99% |
| 7 | 颗粒物浓度衰减系数 | - 30nm: 0.95~1.3 - 50nm: 0.95~1.2 | / |
| 8 | 响应时间 | ≤20 s | ≤12 s |
注:指标仅供参考,非合格性判定依据。
三、校准条件
- 环境条件:
- 温度:(20~30)℃;湿度:15%~80%;无振动、电磁干扰及阳光直射。
- 标准设备要求:
- 标准仪器:法拉第杯气溶胶静电计(FCAE)或凝结核粒子计数器(CPC),计数效率不确定度≤3%(k=2)。
- 气溶胶发生装置:可产生(23~200)nm单分散气溶胶,粒径误差≤±10%。
- 流量计:范围(50~5000) mL/min,准确度等级≥1.5级。
- 高效过滤器:对100nm颗粒过滤效率≥99.95%。
四、校准项目与方法
1. 零点校准
- 方法:高效过滤器连接PN检测仪入口,记录1min内10次浓度测量平均值(图2)。
- 公式:Cˉ0=∑i=110C0i10/bar{C}_0 = /frac{/sum_{i=1}^{10} C_{0i}}{10}Cˉ0=10∑i=110C0i
2. 流量示值误差
- 方法:流量计直连PN检测仪入口,对比设定流量与实测平均值(图3)。
- 公式:ΔQ=Qs−QˉmQˉm×100%/Delta_Q = /frac{Q_s - /bar{Q}_m}{/bar{Q}_m} /times 100/%ΔQ=QˉmQs−Qˉm×100%
3. 颗粒计数效率
- 流程(图4):
- 气溶胶分流器分别连接标准仪器(FCAE/CPC)和PN检测仪。
- 对调分流器出口位置,测量不同粒径点(23nm/30nm/41nm等)的浓度。
- 公式:
- 用FCAE时:ηPN=CˉPNCˉF×ηF×∑p=1n(φp×p)×100%/eta_{PN} = /frac{/bar{C}_{PN}}{/bar{C}_{F}} /times /eta_{F} /times /sum_{p=1}^{n} (/varphi_p /times p) /times 100/%ηPN=CˉFCˉPN×ηF×∑p=1n(φp×p)×100%
- 用CPC时:ηPN=CˉPN×ηCCˉC×100%/eta_{PN} = /frac{/bar{C}_{PN} /times /eta_{C}}{/bar{C}_{C}} /times 100/%ηPN=CˉCCˉPN×ηC×100%
4. 颗粒计数线性
- 方法:在6个浓度点比对PN检测仪与标准仪器数据(图5/6)。
- 公式:线性相关系数 r2≥0.97r^2 /geq 0.97r2≥0.97(台架式)或 0.950.950.95(便携式)。
5. 挥发性颗粒物去除效率
- 方法:通入三十烷气溶胶,比对VPR处理前后浓度(图7)。
- 公式:θ=Cˉ1−Cˉ2Cˉ1×100%/theta = /frac{/bar{C}_1 - /bar{C}_2}{/bar{C}_1} /times 100/%θ=Cˉ1Cˉ1−Cˉ2×100%
6. 响应时间
- 方法:切换高效过滤器至气溶胶通路,记录浓度升至90%平台值的时间(图9)。
- 公式:Δt=t1−t0/Delta t = t_1 - t_0Δt=t1−t0
五、校准结果与证书
- 校准证书内容:
- 实验室信息、仪器型号、校准依据、环境条件、标准器清单、校准结果(含不确定度)、复校建议等16项要素。
- 复校时间间隔:建议1年,用户可根据使用情况调整。
六、附录关键内容
- 附录A:多电荷颗粒分数 φp/varphi_pφp 的测量方法与不确定度分析(如公式A.1-A.8)。
- 附录B:颗粒计数效率不确定度评定示例(扩展不确定度 U=2.4%, k=2)。
- 附录C/D:校准原始记录与证书内页格式模板。
七、其他说明
- 首次发布:本规范为首次制定,引用JJF 1071、GB 18352.6等12份文件。
- 术语定义:明确“颗粒物数量浓度”“峰值粒径”等核心概念。
- 设备原理:
- 凝结核法:饱和腔→冷凝腔→光学分析→浓度计算。
- 扩散荷电法:荷电腔→离子阱→电流测量→浓度反演。
此规范系统规定了PN检测仪的计量特性、校准流程及结果表达,为移动源排放颗粒物监测提供技术依据。
